
大智若愚高考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智若愚高考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智慧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系苍生,积极入世;另一种则是超然物外,高蹈世界,潇洒出世。
但此两种,都要有“愚”。这里的“愚”,并非愚钝,而是老子所言的“大智”,乃是要求人们忘记一些东西,让智慧成其为智慧。
这几年来,网上涌现许多“大v”,粉丝也是动辄上百万。其中有如孔庆东,时常与人掀起骂战,粉丝皆叫好,称其为“犀利”、“智慧”。要我说,这并非智慧,充其量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智慧者,首先着眼于大事,从不拘泥小事;其次,心中须无杂念。像那些左顾右盼者,心中其实充满了“欲”,实在难以称之为智慧。
不免有人要说,要人心中无“欲”,岂不是个个都去当和尚吗?非也!我所谓的“无欲”,乃是专注心中所思,摒除杂念,笃定地行己,抑或是坚持人生的某种信念。
我们中国人历来是讲究中庸的,而当下却戾气不少。于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争吵乃至网络骂战时,若能平和以待,坚守“中庸”,这便是智慧。这种智慧,本于我们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智慧也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中的欲望。这便是入世的智慧。孔子一生风餐露宿,周游列国,只为传播“仁”,恢复礼制,乃至被农夫嘲笑“其愚不可及也”。孔子愚吗?他确实有 ……此处隐藏6302个字……的苦并非常人能够忍受的。他或许不是大智之人,但至少他知道藏拙,他确实是“大智若愚”啊!
韬光养晦的典故,大家可能并不清楚。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曹操摆下酒筵来试探刘备的野心,问刘备天下有哪些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刘备为解除曹操疑心每日亲自下地种菜,他本为蜀国皇室后人却甘于过平民般的生活,他足够隐忍,有雄心大志又不乏文韬武略,这为他后来成功当上蜀国皇帝做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是个“沉得住气、变得了脸、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的人。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他屹然不动,因为他知道东吴的实力还不足以和魏、蜀两国较量,于是向曹丕称臣,以收束光芒,积累实力。公元 229 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因为此时曹丕已死,而他的继承人不足为患;蜀国掌权的诸葛亮又一直主张联吴抗曹,可以信赖;东吴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有了称帝的底气和决心。从衬衣到皇袍,孙权用自己的大智大勇,能屈能伸,帮吴国渡过了难关,为其强盛打下了基础。“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必要,是显而易见的了。 当今社会,有许多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明明没有多大智慧,却偏偏要装成智者,只会一昧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向他人请教。 真正的智者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就像有财不外露一样。越是聪明的人越会不耻下问,从别人那儿学到更多。所以,大智若愚,非愚而为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