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五年来驻村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10 11:54:47
五年来驻村心得体会(全文共2393字)

无悔的青春在基层

天下着小雨,冷嗖嗖的,一点也没有即将入夏了的迹象,看着打包好的行李,都没有时间和这里的一切好好说一声再见,明天就要离开,拿起笔,写下五年来驻村生活的点滴。

对纸槽村的山、水、人,总的来说,是非常不舍的。从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4年多,5年不到,姑且就算五年吧,人的一生,能有几个5年,用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中国男性人均75岁寿命计算,有15个5年,前5个5年如太阳初升在学习成长,后5个五年如夕阳西下,真正发光发热的,就是中间的5个5年。我的人生原本应该“发光发热”的第一个5年,从学校到单位报到,又马不停蹄地到纸槽村报到,一直到明天要离开。这五年,横向的比,别人都是在各自岗位锻炼成长提升提拔;纵向的比,自己也应该恋爱成家生儿育女。而我,只因坚定认为“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只因当时一句“没问题,我不去谁去”的承诺,坚持驻村5年。这5年,我以普通血肉之躯,扛下了“五加二”和“白加黑”的工作压力,却在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没能扛住“父母女友催婚催生”的生活压力,不得已,当了“逃兵”,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离开在即,还有很多未能完成的事和心愿,但是,总的来说,当以后回首青春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最美的青春在基层,我无悔的青春在奉献:

“流血流汗,摸底调查”——扣好精准扣子,确保精准脱贫。精准,是脱贫的第一要义,习总书记提出六个精准,对象精准排在第一。初到纸槽时,纸槽村的贫困户是389户,经过一年的努力,未脱 ……此处隐藏1273个字……槽村原有基站进行了4G升级建设,并且新建基站覆盖了原来未通网络的穿洞片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纸槽村老百姓住进漂亮新房子,用电方便稳定了,打电话方便了,用水就开水龙头,出门就是硬化路,娃娃读书好学校,生病了买药也方便,闲暇时还有地方玩。可以说,纸槽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发展生态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市脱贫的保障,那么产业发展就是致富的关键。纸槽村之所以是深度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面那么大,贫困程度那么深,除了基础设施极度薄弱以外,土地贫瘠,没有致富产业,是最基本的原因。到纸槽村驻村,一方面要帮助解决基础设施“看得见”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产业发展“有盼头”的问题。作为一个刚出校园的年轻人,在产业发展这方面,对于非专业的我来说,考验很先后考察论证过猕猴桃种植、黄花菜种植、黄牛养殖、红薯加工厂、辣椒种植等多个产业项目,都被残酷的现实一一否定,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四川新闻上看到纸槽村临县筠连县大雪山镇的竹产业,就带着村委人员一起过去考察,踏破铁鞋,终于得来,纸槽村这种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土严重流失的地方,就适合种竹子。利用退耕还林项目,迅速在纸槽村规划竹子种植,截止目前,通过几年的补植补造,纸槽村竹子种植面积已超10000亩。真正达到了“生态立村”和“生态富村”的发展愿景。

这五年,在点上,抓实一个“精准”关键;在面上,做好两个“围绕”,即围绕脱贫建基础,围绕致富兴产业。目前,纸槽村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水青山成为现实。可以说,在这个点离开,虽然遗憾,也算无憾。驻村工作中,泪水与汗水交织,有苦涩有甜蜜。在我看来,感受于心的,不只是累,更多的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和一份幸福。

《五年来驻村心得体会(全文共239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