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2014春运志愿者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让乘客在春运高峰时间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响应在各地进行志愿者活动的志愿者的爱心奉献的精神。在县团委的号召下,一批刚步入大学校门不久,大部分为本地岳云中学毕业的学生积极响应,为衡山西站进行了为期2天的志愿活动。活动日期为春运高峰期1月28日到29日。以下为本次活动的基本内容
1月28日是志愿活动的第一天,首先由县团委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相关的志愿者的大致服务方向、目的和注意事项。再由站长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交代给我们志愿者活动的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将任务分配下来。这三项工作大致确定了我们的工作模式。
下面介绍我们的工作大致的任务:每次服务人员10名左右。分为三组,第一组:售票厅服务——为前来购票的乘客进行服务。第二组:候车厅服务——为乘客开门、指引方向、告诉正确的检票方法、提重物等。第三组:出站口服务——为乘客提重物、维持检票秩序等。
志愿服务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是在火车到站时,其他的时间比较清闲。开始工作时,因为不熟悉工作任务加上衡山志愿者活动开展得并不广泛,大家有些拘谨,不太敢前去主动地帮助他人,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也有点不自然。但是随着对工作的了解,以及前面的经验,慢慢地大家都能放开手脚工作,看到需要帮助的乘客,能够主动前去帮忙,而且在助人的过程中表现的自然大方。有的志愿者甚至在空闲的时候,和在候车厅等候火车的乘客十分融洽地交谈起来。
1月29日是志愿活动的第二天,由于昨天的工作经验,一到 ……此处隐藏8399个字……要我们帮助的旅客自助取票。同时引导那些操作时间过久的旅客到人工取票窗口取票。
短短三天的志愿服务,给我带来的触动和感悟却是巨大的。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感受一座大城市的春运。中国的春运,在外国媒体的表述里是候鸟迁徙的意思。成千上万的国民,在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团聚时节,从自己谋生的地方回家,便构成了这样一个每年一次的集体大迁徙的盛况。
走出校门,来到广州火车站,我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有些务工人员,身负上百斤的行李,只为多带点东西回家给亲人。我就目睹了这样一位大妈,孤身一人,挑着扁担,背负三大袋行李要搭车回家。当我帮她背行李过安检时,她的一袋行李过不了安检,因为里面有两把菜刀。按照规定,菜刀是过不了安检的,必须托运。大妈一开始死活不肯承认里面有菜刀,被工作人员拆掉袋子,拿出两把菜刀之后,她又跟工作人员商量到:“能不能就没收一把,留一把给我?”当然火车站不同菜市场,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最后大妈也没有选择花钱去托运,毕竟那样更不值得,所以两把菜刀就被扣了下来。进安检后到候车大厅的路上,大妈变得闷闷不乐了。我能理解她的心情,我也思考,这两把菜刀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大妈一人在外打拼,辛苦了!
这些底层人民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动,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中国现在的最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方面,是很不完善的,需要我们这一批90后的大学生们去进一步建设。为此我想到了我们国家建设中的电网,这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然而它,不像很多发达国家般完善,不管是电网结构,用电机制,电网设施等等,都还不甚完善,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这群年轻一代去建设,去发展。
我们的肩上,有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