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安排以下教学过程
(一)尝试“平均分”
第一 ……此处隐藏2974个字……法计算?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质疑。
《小学数学课标》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
(五)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 ÷ 2 =
10 ÷ 5 =
12 ÷ 3 =
此题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2、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15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15 ÷3 = (2)把15个梨,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
=
(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3、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1)把18棵树苗,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2)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关在3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3)妈妈买来10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 讨论:为什么列式是“10÷2”,“2”是从哪里来的。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乌市第五十中学
陈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