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那么究竟有什么方法,能够心平气和地带好一年级的学生呢,通过他人的心得来学习吧。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迷惘的同时,学校发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规定要读,听说其中有很多颇有借鉴意义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文章,于是就怀着学习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我把读书后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交流:
一、走向“平和”
1、音乐元素的加入。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 ……此处隐藏5148个字……平气和”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回去,在网上细细阅读了此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前两部分特别让人收益。第一部分“走向平和”叙述的是薛老师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体会,从9月开学到1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入学开头的这5个月里,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孩子们不惧怕学习,然后再使孩子爱学习,进入读书人的角色。这一部分里。薛老师以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孩子的心需要细心呵护,任何急风暴雨式的方式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其中不少观点是非常有益的,如“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这些都是从理解孩子和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不无启发。薛老师一篇篇生动的班级日记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师是如何用教育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件细小的事。
我是个普通的老师,但怎样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做到不俗气,不急躁,不喜形于色,向学生传递一种坚韧、静气;一种爱心、耐心;向家长传达一些更科学、更有效的亲子方法及培养之道……当然,我已经在做了:一周一封给家长的信;家长会给家长推荐《美国幼儿园亲子公约》;配合心辅站发动家长写写“合格家长征文”……
我要做的也还有许多许多……
感谢胡敏芳老师的读书报告,给我和好书牵了红娘之绳,让我从薛老师身上学到那许多的有益哲理。同时,多看书,多反思,绝对是需要的,让我们都来做有书卷气的人吧!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