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

时间:2023-02-15 19:50:17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全文共1647字)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

北冶镇第一初级中学 李海娟

近日,翻阅周洪宇教授编的《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许多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精要中的一些语句引起我的诸多思考,这里就其中的“活的教育”浅谈一二。

一、“因材施教”的践行

文中谈到“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们教育儿童,就能按他们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样。”这其实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待学生思想上、学习上都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而进行适宜的教育,因其年龄、性别、性格、成长环境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教育。

班上一女生晶性格内向,好学上进,过于较真,担任语文科代表,一次与一男生涛发生冲突,该男生性格执拗,懒散多动,多招人厌。二人因作业找不到发生争执。涛要求晶找到他的作业,晶说没时间找,涛辱骂了晶,晶在班上痛哭。我调查此事在班上,二人并不真心地道歉了,表面上此事友好解决。当天,我找了晶,与她进行了交流,三问,一问她是否因为辱骂的话伤了心,觉得委屈;二问她是否觉得科代表工作辛苦;三问她是否因许多事都想做好却不如意烦恼。晶频频点头。我给了她三条指导,伤心,说明对同学有情谊,自己应对同学友好;工作辛苦可以与老师沟通,老师一直和你在一起;对自己的事做个分类,根据分类定不同的要求,不要事事一百分。此后观察,晶活泼阳光。第二天早上,我偷偷叫 ……此处隐藏392个字……;我们要想交结个很活泼的朋友,就要我们自已也是活泼的。我的影响,要能感到他的身上;他的影响,也要在我身上,这才可以的。学生向前进,教员也要向前进,都要一同并进。”这不就是《学记》中提到的“教学相长”吗?这一点,我是获益良多。教过的孩子们有上千个,“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更何况这么多的孩子了,他们给了补充了我知识上的许多空白,更是在教学上与我形成了良性互动,促我成长。他们的善良、真诚、活力、天真无不是浇灌我们的雨露、同化我们的阳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孩子们的质疑促使我们去学习,孩子们的困难促使我们去思考,孩子们的努力促使我们去奋斗,孩子们的善良促使我们去帮助……

三、“格物致知”的思索

文中谈到“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我们就比如拿一件花草来教授儿童,将这花草把他解开,研究其中的奥妙,看他是如何构造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时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有科学的实践精神。对于这一点,笔者觉得实在必要,又有些迷惘,不知如何教好“格物致知”。这个“格物致知”对我们语文课教学上表现为怎样的方式或说体现为怎样的思想,如何去实现呢?

文中在“活的教育”中一开始便谈到“活的教育是什么?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比譬: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阳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料似的,也就能一天进步似一天。换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笔者以为这样的教育是至高境界,是教育者毕生所应追求的。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有感(全文共164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