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巨人的城堡的读后感

时间:2023-02-16 19:50:31
巨人的城堡的读后感(全文共13274字)

第一篇:《巨人的城堡》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杨红樱写的《巨人的城堡》,顿时马小跳和巨人阿空他们的爱心让我深受感动。

《巨人的城堡》讲的是马小跳发现了一座门很高、窗户也很高的房子,整天关着窗,好像没人住。后来,马小跳和唐飞他们发现那是一个巨人的城堡,他叫阿空,身高二米四九,比篮球明星姚明叔叔还要高!可是,巨人却很伤心,因为无论他走到哪,人们都会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收留了一只受伤的狗,还让乌龟在下雨的时候让它们在他的城堡里“串门”,马小跳的同学们的出现让他又过上了他快乐幸福的生活,最后,他们一起帮张达的爷爷奶奶举行了一次让别人都羡慕的“金婚”。

第二篇:城堡 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牛凯

我在迷宫里迷了路,这座迷宫的主人是弗兰茨·卡夫卡。

k来到城堡脚下的村子,来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只有谎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为,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时,都披上了虚假的外衣。俗话说“真真假假”,但在这里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严地注视着脚下子民的一举一动。村民们带着枷锁,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监视,无法逃脱,更无法反抗,永无天日。他们只能用巴结的方式求生存,任何与城堡的联系,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丝一缕,哪怕是阵年旧事,也都会成为村民们重视的珍宝与炫耀的资本。

《城堡》这本书里面有真情吗?我觉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丽达对k的感情里面。虽然弗丽达接近k更多 ……此处隐藏13278个字……情到底是什么态度却无从得知,因为卡夫卡根本就没有介入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是以一种非常大胆、非常冷漠的态度在叙事。

卡夫卡创作中的不确定性与他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以及他的思想、宗教、语言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的。卡夫卡是一个生活在布拉格的说德语的犹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则因为帝国的崩溃而被划为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他没有什么一般的爱国情绪,更不是奥匈帝国的卫道士,但当斯拉夫文化取代了帝国时代的多元文化时,他又感到非常失落。“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

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和归属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他创作中的不确定性。

卡夫卡在评价毕加索的画时曾说过:“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城堡》也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它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预言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参考书目

【1】

【2】

【3】

【4】 叶廷芳,《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叶廷芳,《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肖一为

2014年6月 于沈阳

《巨人的城堡的读后感(全文共1327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