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多篇600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井冈山山高林密,地势险峻。1927年秋,毛、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溅洒过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是中国的圣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清爽的吹拂,我们花都工学结合基地300多名同学在学生部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伟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伟大的历史创造者以及革命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学习我国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为指导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处隐藏2380个字……位青年则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装睡。看到这一幕,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雷锋叔叔不在了。”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震动了。同志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在影射现代社会中人的道德滑坡现象。这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思想境界吗?即使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雷锋这样的社会楷模,难道我们就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都做不到吗?“学雷锋”不过是社会呼唤人类良知的一个口号,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这个口号,而只是在做人,做我们自己。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6为不断强化党的意识,牢记党的宗旨,8月24、25日我们赴黄山太平、宣城、泾县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历经7个小时车程,首先到达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我们参观了珍贵红军革命文物实物与图片,感受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历程和峥嵘岁月,透过一件件印满岁月痕迹的历史文物原件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和粟裕将军带领战士为了人民解放、前仆后继的壮烈斗争场面,心灵深受极大震撼。
我们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广场与外围的花圃组成一献给烈士的巨大花圈;从远处眺望,纪念廊和名人题字廊高低错落,形态各异,巨大的纪念碑身高12.36米、宽27米,碑面镶“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题词。碑下方为一汉白玉雕刻的花环,环周白色纪念廊内,镌刻着新四军军歌及《皖南事变烈士纪念碑碑记》。碑后为无名烈士墓,墓室四壁钢筋水泥浇铸,中间为墓池,池中有洁白大理石石棺,池后是祭坛,坛上燃烧着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征着先烈们革命精神永不熄灭。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凝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6篇600字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多篇600字范文。